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已经结束,48小时过去了,特朗普却始终保持着令人费解的沉默。
表面上,美国财长贝森特叫嚣"中国经济崩溃",白宫发言人威胁"恢复24%关税"。实际上,暴露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战略焦虑。
美国这次的强硬,到底是胜券在握,还是色厉内荏?真正的摊牌究竟是什么?
作者-水
48小时的沉默
中美第三轮谈判落幕后的48小时,华盛顿掀起了一场不寻常的施压风暴。
贝森特在媒体前公然叫嚣"中国经济模式崩溃",白宫发言人莱维特更是直接表态"24%关税或将恢复"。
但最耐人寻味的是,作为最终决策者的特朗普,却在这关键时刻选择了沉默。
实际上,这种"话先行、事后拍板"的操作,正是美方心理战的典型手法。
他们深知,中美谈判不仅仅是协商,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。
提前释放可能恢复高关税的信号,一方面是在对中方施压,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资本市场一个预期,试图掌控舆论的节奏。
但这种策略背后,暴露的却是美方政策空间被严重压缩的现实。特朗普团队看似强硬,实则焦虑,看似要摊牌,实则仍在观望。
从中方的角度看,这种熟悉又危险的套路并不陌生。
中国早在谈判中明确提出,希望"24%对等关税暂停状态如期展期"。
也就是说,中方希望继续维持当前关税休战状态,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实质性谈判。而美方的犹豫和不断放风,其实是在试图迫使中方在细节上作出让步。
特朗普迟迟不拍板,但白宫和财长先后释放"可能恢复高关税"的信号。
离8月12日还有不到两周时间,这种态度是否真的会演变成实质性政策,恐怕还要看美方是否真敢摊牌。
毕竟,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,虚张声势和真正行动之间,往往只有一线之隔。
美国手里还剩几张牌?
关税这张牌,特朗普已经打了太多次。
今年4月的关税大战,美国曾一度将对华关税推高至145%。
中国直接以125%关税反击,随后在5月的日内瓦会谈中,双方同意将关税分别降至30%和10%,并实施90天暂停。
如今,市场对中美关系缓和的预期已经推动股价上涨,如果8月12日关税真的大幅上调,股市可能面临重大调整。
这对特朗普的政治声誉将是沉重打击。经济压力、政治压力、外交压力的三重叠加,让8月12日的决定充满变数。
盟友们的"阳奉阴违"
特朗普之所以对华如此自信,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其他战线上的"连连得手"。
过去两个月,美国确实与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主要经济体达成了贸易协议。
表面上看,这些协议让美方拿到了15%的关税减让、零关税待遇、数千亿美元的美国产品采购协议,甚至包括军火和能源大单。
特朗普将这些谈判成果视为筹码,希望拿来复制到中美谈判中。
但实际情况远比特朗普想象的复杂。这些国家在对美让利的同时,也在密切观望中美谈判的最终结果。
菲律宾国内已经开始怒斥小马科斯与特朗普签订的贸易协议是在"卖国"。
日韩两国也对向美国进行数千亿美元投资的要求表示不满。
更有意思的是,印度在这场博弈中成了意外的"硬骨头"。
面对美国这两天的施压、威胁、警告,莫迪直接选择了"无视"。
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,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。印度能在这场关税战中坚持到现在,恐怕是很多国家想不到的。
而在美印关系破裂的同时,中印关系在逐步升温。
印度多名官员强调与中国展开合作,现在印度政府也允许印度企业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。
可以说,特朗普现在是把印度往中国这边推动。
所以,特朗普所谓的"谈成联盟",更多是一种对外的政治表态,而非真正的战略联盟。
这些国家表面听话,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一旦中美无法达成协议,全球供应链将再次承压,这对其他经济体并非好事。
因此,特朗普不要高兴得太早。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,到时候可能说翻脸就翻脸。
大国博弈
面对美方的多轮试探和施压,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。
不接受任何"买单式"协议,也不会接受美方试图复制对欧、日韩模式的做法。
美方可能试图将"购买数千亿美元商品、开放市场、追加投资"等条款强加于中国,但这种不对等条款在中美关系中根本无法落地。
中国也不可能像日韩那样,基于安全同盟关系接受美方的全部条件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并不惧怕贸易战的再次开启。
如果美方真在8月12日恢复24%的关税,中方完全有能力进行反制。
中国通过供应链多元化、战略矿物优势运用等手段,已经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应对体系。
据媒体报道,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,中国炼油企业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大幅削减了90%。
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,今年3月从加拿大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飙升至730万桶。
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量已从去年6月的峰值2900万桶下降至每月300万桶。
不仅如此,北京方面巧妙地利用了其在战略矿物领域的优势地位。
如稀土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供应链优势,让美方不得不谨慎行事。
2025年以来,中国商务部多次将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,4月份将16家美国实体、3月份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管控名单。
这种精准的反制措施迫使特朗普政府回到谈判桌,也为中国在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中提供了更多的回旋空间。
可关税牌还能打几次?这些问题,恐怕比中方是否让步更让特朗普头疼。
结语
说到底,中美这场博弈考验的不只是经济实力,更是战略智慧。特朗普的"变招"看似灵活,实则暴露了美方战略空间的日益逼仄。
历史告诉我们,真正的大国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。
8月12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撮合网配资,加杠杆买股票,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